首页 > 其他类型 > 支教大秦,诸天颤抖 > 第158章 李斯就像政哥肚里的蛔虫

第158章 李斯就像政哥肚里的蛔虫(1/2)

目录

听到陛下询问,前来汇报的小将连忙拱手见礼:“末将大秦新水军第二先锋军第四小旗阿水拜见陛下。”

嬴政等对方说完话,才摆摆手:“直接回话即可。”

“唯。”

阿水恭敬应喏,随即汇报:“禀陛下,船上确实有旗帜,只是已经破烂得看不清模样了。”

“……”

李信看了眼陛下神色,立即下令:“再探。”

“唯。”

阿水答应着,转身跑向了望塔。

与此同时,又一小旗与阿水错身而过。

不多久便出现在嬴政君臣身边:“禀将军,海船上旗帜有点像我大秦龙旗,只是太过破烂,还不是特别清晰。”

“应当是徐福回来了。”

喜接了话,“历史上,他便是差不多这时期回来,随即……”

后面的话没说完,但在丛林学校看过后代史书的君臣都明白他的意思。

之后没两年,徐福便骗走大秦众多财宝及童男童女,之后便再也没回来。

嬴政:“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,等那混账上岸后再抓捕。”

“唯。”

臣子们从陛下那毫无波澜的语气里,听出了浓浓的怒意。

但谁也没说出来,更不会主动去过多关注陛下的脸色变化,以免陛下心里无法接受,从而恼羞成怒。

“陛下,您先到那边行帐内歇歇,臣等去把那贼子给您擒过来。”

王贲见大家都没说话,于是抢先道,“臣保证让那贼子没机会再逃跑。”

“善。”

嬴政赞赏的看看王贲,转身带着剩余臣子往行帐方向走。

李信看看王贲,再看看陛下,随即请令:“陛下,臣去协助通武侯。”

“准。”

嬴政此刻内心其实并没臣子们想的那么愤怒,相反他很高兴。

徐褔回来了,留在海外的心腹大患便没了。

至于那个岛上尚未开化的土着,大秦想要收拾他们,简直不要太轻松。

接下来,大秦只要全力发展好华夏中央领土,再过些年,少年们都长大成人后,便可派他们四方征战。

按照后代史书上描述的全球各大势力的战力及智慧,呵呵……

不是他看不起他们,是完全没把他们当回事好吧。

关键难题还是如何快速将全球拿下来。

交通不发达,就是最大的麻烦。

所以,驰道还必须继续修,百姓生活环境还得尽快改善。

南越那边屠睢已发来消息,按照朝堂送去的方法,很快就能彻底掌握。

一年三熟的田地,已种上了从丛林学校兑换来的高产良种。

用不了多久,大秦疆土及人口就能得到极大扩张。

没错,因为有丛林学校的出现,屠睢并没如历史上所写那样,在战场上阵亡。

北方游牧民族那里,蒙恬正在按照朝堂送去的小知识,大量收购羊毛羊皮。

不是用钱财收购,而是实实在在的粮食,能饱腹的粮食。

因此那边的游牧民族正在按照大秦想要的方向发展。

不用拼死就能吃饱,谁还愿意在马背上去讨生活?

当然,他们勇武的性格,大秦是需要的。

毕竟未来大秦要征战天下,需要大量战士。

嬴政决定,将华夏五十六个民族收齐后,再继续往外扩张。

想到此,他脑海里就不自觉想起那首歌:“……五十六个民族,五十六支花,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……”

还蛮欢快的。

跟在嬴政身边的臣子们并没察觉自家陛下安静的表面下,内心会如此丰富。

只感觉陛下脚步加快了。

直到回到行帐坐下,臣子们也看不出陛下此时正在想些什么。

行帐内安静得可怕。

尤其是看不懂自家陛下想法的臣子们。

明明在如此炎热的夏季,他们总感觉后背阵阵发凉,说不出的难受。

嬴政坐下后,目光扫过在场的臣子们,他心中清楚,这些忠诚的臣子们正等待着他的指示和决策。

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开口:“诸位,徐福的归来,意味着我们海外的隐患即将消除。”

“但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,海外的广阔天地同样需要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拓。”

他停顿了一下,让臣子们消化他的话。

随即继续道:“接下来,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征服,更是要让那些未开化的土着看到文明的光辉。”

“除了瀛洲岛的土着外,其他土着都可以通过考核成为我们大秦子民。”

“当然,这个考核制度必须要非常严格。”

“首要一点,就是必须从心到灵魂,都认同并推崇我大秦及大秦文化。”

“其次,他们必须要为大秦做出足够贡献,这个贡献需要打分,这个之后再细细商讨。”

“再就是要让他们……”

“总之,非我华夏五十六个民族的同胞想成为真正的华夏人,就必须要经过非常严格的标准,方可通过。”

臣子们听到陛下这席话,莫名就觉得自己比那些蛮夷高出好几个等级,是蛮夷们仰断脖子也看不见的大人物。

“陛下,不如我们设立关卡的时候,按照咱们军功爵制那样,设二十个等级。”

这时李斯开口了,“只有达到最高等级后,才能成为我大秦正式百姓,您看如何?”

“嘶——”

李斯此言一出,在场众官员都倒吸了口凉气。

这提议可真狠,不过,在场君臣都有点喜欢。

毕竟,后世子孙受了那么多欺负,他们这些做祖宗的怎么也得为后辈们找回来。

“李斯,你的提议很有创意。”

嬴政缓缓说道,“不过,这二十个等级的设定需要仔细斟酌,不能过于苛刻,以免让他们失去融入大秦的信心。”

“当然,也不能过于宽松,让他们以为成为大秦人太容易,不知珍惜。”

“我们要确保每一个通过考核的人,都是真正认同我大秦文化,愿意为大秦做出贡献的。”

“也要让暂时通不过的明白,他们之所以无法通过,问题全在他们自己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