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类型 > IT女经理的职场回忆录 > 第76章 大裁员

第76章 大裁员(1/2)

目录

那几年感觉大家都躺平了,不单单是我,而是所有人。组内的同事们最晚入职的也有五年了,然而升职到高级工程师后很少人能继续往上升了,而且每年加薪的幅度也非常有限。大家都慢慢地没有期望,没有了激情,只是冲着公司能兼顾家庭和良好的工作氛围留下来。

2016年我终于bA毕业了,拿到了期望已久的硕士文凭。毕业这么多年,我以为我不会再像大学一样激动了,没想到上台从校长手中领到证书时却是那么的开心。我庆幸自己选了一个好时间,那几年老公不太忙,可以周末带孩子,有时也来学校里玩耍,吃吃校园餐厅。自己年龄还不算大,和同学们没有太大的代沟,上课考试也还能应付。拿到证书的那天,赶紧连着几年的学费付款单交给公司申请报销,很快就到账了。至此我的公费读书结束了,我当时还为读了一个免费的研究生而沾沾自喜,然而三年后我却为贪这个便宜而付出代价。

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学校通知我还获得了那一届研究生的“优秀学生”奖项。我那时都不知道这个奖项怎么评出来的,也许是我不缺课,考试认真不敷衍?不过这个奖项一点也不含糊,除了一个大红证书还有一千元奖金。奖金到账的晚上赶紧请老公去吃大餐感谢他这几年的辛苦付出。

日子过得飞快,2017年10月的时候,另一个手工测试组的同事突然收到他们美国总监的电话。这位总监告诉他们,他被裁了,收拾下就要离开了。我们都惊了,这位总监来公司快二十年了,虽然美国本土的下属离开的离开,裁的裁,他在本土的下属为零,但依然在远程管理着那条产品线的qA人员。我们也曾经私下八卦他这样可以多久,然而他有次来深圳出差时“无意”透露自己和我们SVp关系很好,他的办公室就在SVp隔壁。我们才恍然大悟。然而现在终于还是轮到他了。临走时他还“关切”地告诫我们也要小心哪天公司会拿我们开刀,可惜当时没人相信。不过即使有人相信,估计也不会做出实质性的改变。

这位总监离开后,我又收到老大的邀请,让我去印度出差。这次我很爽快地答应了,而且孩子大了,我在那边待了个周末,好好参观了下那座城市的历史建筑和自然风光。虽然七年过去了,但是原来接待我的那两位同事都在。那时另外一位工程师也划在我团队里。我第一次带外国工程师,而且还是自己的好朋友。不过我们公私分明,那几年合作的很愉快。

海德拉巴在这七年变化也很大,城市道路,卫生,景观有了很大提升。科技城里面的企业更多了,以前的空地全部建满了大楼。听同事说科技城还要扩大。城市的房价比七年前翻了二倍,不过他们并不后悔没买房。同事只是因为孩子大了,换了一个离学校近点,不过比以前房子好太多的小区房。超级市场也多了很多,感觉路上的行人比以前看的更干净舒服了些。但是糟糕的是,空气质量很差,每天都是雾霾天气。这些变化和深圳2000年之前的变化很像。

在印度出差时,老大问我对技术提升和效能提升的想法。那几年我们经过大量的积累已经有了大量的脚本。我建议可以尝试做AI测试,这样手工测试人员写完测试用例,测试脚本就自动生成了。但是现有人员的技术能力不够,希望能像上次一样请外包开发。老大和同事很感兴趣,但是需要考虑,好好评估。

我从印度回来后一个月左右吧,同事说上面领导没有批准请外包做技术升级的申请。我不是很意外,因为首先我的提议他们不一定会积极地申请,其次就是这个事情也不容易做。因为之前有预期,我没有太伤心。被拒后心态就更加平和了。

2018年刚过完春节,老大就通知我们,她转去了美国总部,但工作依旧,只是换了个地方。在之前就有几位印度同事因为移民去了美国而辞职,现在老大也去了美国,说明印度高级知识分子移民的也挺多的,怪不得说美国It公司,印度人和中国人占了大头。不过老大是平行移动,更加地让人佩服。

2019年开年后,有些组开始传言:公司今年要裁员了。问他们从哪得来的消息,他们悄悄地说因为他们老大是在美国的华人,悄悄告诉他们的。而且老大们还在积极筹划将技术骨干调动去美国。

我们都很慌,因为那时留在公司的不少人年龄都大了,重新找工作有些困难。于是到处打听,但是各个组有不同的消息,有些人说我们业务线不会,毕竟客户那么多,公司第二大“现金牛”;有些人说每个业务线可能都涉及,可能有个裁员比例。大家都没有心思上班了。刚好我的高级总监去美国出差,我就问他听没听说这个消息。他很诧异地说他在美国都不知道这个消息呢。于是大家又稍微安定下来了。

但是没多久,4月下旬的时候,越来越多的组又传起来裁员的消息了,而且这次说是涉及到整个深圳研发中心。各组同事们问领导们,领导这时全部都回复“不知道”了。

劳动节假期过后,大家都收到了群发的邮件,通知务必参加5月7日的电话会议。大家知道最后那只靴子终于要落地了。

5月7日上午,公司召开了面向全中国区的电话会议,亚太区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会上简要介绍道,公司正进行业务结构调整,导致一部分人要离开岗位,这将是全球性的。短暂介绍后,没有任何提问环节就结束了。那时我们才知道这次裁员涉及北京、深圳和苏州各大研发中心,首批确认裁员900余人,而中国区研发中心总人数才1600人,这意味着首批裁撤人员达到近六成。而且这次裁员不是到此结束,还有第二批裁员或将在同年7月进行。

紧接着每位同事都收到一对一面谈的邮件,约定时间,介绍赔偿内容。在外人开来,公司的赔偿非常厚道,但是对于我却不是。公司特别聪明的选择了5月31日结束合同,但是我的股票是6月1日行权,等于我将拿不到那一年的股票,大概十来万的样子。虽然我在面谈时极力争取,但hR只表示会记录并向上反馈。结果可想而知,拥有股票的人不多,有的人又觉得争取很难,或是压根没觉得不合理,这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