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游戏竞技 > 战乱与冲突 > 第159章 欺软弱怕强硬

第159章 欺软弱怕强硬(2/2)

目录

得力的将领不行,只好自己亲自出马了。八月二十三日,郑成公率领郑军,再次攻打许国。虽然前几天击败了郑国,但许国各方面的损失也不小。现在郑军卷土重来,许国就抵挡不住了。

郑成公率领的郑军,首先击败了许都外城的许军。随后郑军把内城团团围困。郑成公灵机一动,往城里射了一封劝降书。

劝降书,当然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。如果许国不投降,那只能鱼死网破。甚至攻进内城后,郑军有可能屠城。为了自己的大臣和百姓,也为了整个许国。许灵公等不来楚国的援军,继续下去许国坚持不了多少天。无奈之下,只好答应郑国割地求和。

许国许诺割给郑国的土地,是訾地。訾地就是原来郑国公孙申的封地,也就是姬班逃亡时的居住地。由此可见,訾地原来就是郑国的。把訾地割给郑国,换取郑军退兵,也算两全其美。

但郑成公还有更大的胃口,不仅要拿回訾地,还要许国割给其它地方的土地。但这个时候,传来了楚国将要发兵救许的消息。

楚军到底来没来,郑国和许国都不知道。大国只要煽动几下翅膀,小国就要掂量掂量,收敛自己的行动。在晋国、楚国之间摇摆不定,郑国难,许国更难。收回訾地以后,郑军退兵了。

郑国重新占领訾地,对许国也是比较大的威胁。但即便是这样,也比被郑军围困要好得多。无论如何,春秋时期的一些小国、弱国,像许国、蔡国、陈国还有郑国等,都是大国砧板上的鱼肉。

这几年郑国连续攻打许国,让两国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。这一次围困许都,楚军没有来,晋军也没有来。那么是不是就与晋国、楚国没有关系?是不是就不会影响楚国和晋国?

当然有关系,楚国不高兴郑国,晋国也不会高兴郑国。

对楚国来说,许国是楚国多年的小弟,当然郑国曾经也是。打狗还要看主人呢,你郑国三番五次攻打许国,把许国的主子楚国当什么了?尽管郑国已经退兵,但楚国司马子反,建议趁机敲打一下反复无常的郑国。如果能够把郑国拉过来,岂不是好事?

楚共王有个弟弟,叫熊贞,即子囊,也是楚国大夫。熊贞劝阻道,如果明火执仗去攻打郑国,就违反了弭兵协议,就给了晋国以口实。子囊最害怕的,是晋国出兵救郑,这样两国又要开战。

但子反固执己见,认为机不可失、时不再来,一定要趁机攻打郑国。此前晋国与秦国订立了令狐之盟,后来又率领联军攻打秦国,使秦国惨败。所以违反盟约的是晋国,而不是我们。

子反和子囊互不相让,让楚共王难以取舍。子囊又说秦国并不可信。其实纵观几个大国,晋国、秦国和楚国,哪个可信呢?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