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游戏竞技 > 屠龙:王谢之交 > 第105章 灵溪水育得妙灵子

第105章 灵溪水育得妙灵子(2/2)

目录

“小漱石,这是历来如此的规矩,欠了人家的东西,就是要还的,你爹爹也只是在按规矩办事,否则大家都不会再乖乖听话了。”

桓漱石却道:

“可是我并没有挨打,哥哥姐姐、母亲、阿爹还有小娘,都说我很乖很听话。为什么对那个人,一定是挨打才能让他听话呢?打人就是对的吗?”

“不……应该不是……”

浣娘不知道她现在是否应该和桓漱石讲更深的道理,关于人的劣根性。她正犹豫,桓漱石又道:

“那个人也真是,他为什么不把欠的东西还给爹爹呢?”

浣娘闻言叹了口气,道:

“因为他欠了太多东西,欠朝廷的,欠郡县老爷的,欠你爹爹的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也许租给他的地不好,也许有人欺负他,也许今年天公作美不作美,也许他家只剩他一个人,总之他还不了那么多。”

“那他为什么会欠那么多?”

“因为这是规定啊。”

“那这是谁定的规定?”

“朝廷,那些官老爷们。”

桓漱石听得小脸气呼呼地,他可算是听明白了,指出来道:

“欠那么多是因为规矩,欠太多还不起要挨打也是因为规矩,规矩又是官老爷定的,所以错的是这些老爷们,明明他们只要不定那么多别人做不到的规矩,就不会有那么多可怜人了。”

浣娘愣住了,随即她抱着自己的儿子,欣慰地笑着说:

“小漱石是对的,因为这些规矩不够好,所以外面才会有那么多可怜人。”

桓漱石的观点被认可,别提多高兴了,随即他又忧愁起来,问浣娘:

“外面有很多可怜人吗?”

“有的,很多,天下到处都是受苦的人,有的比你看见的还要更苦。”

“小娘,我们能帮帮他们吗?”

浣娘高兴得眼睛都红了,她想到了很多人,想到了那些苦难,她对桓漱石道:

“能,我们一定能。就算小娘不能,我的漱石也一定能,能去帮助别人,尽自己所能。”

桓漱石终于笑了,浣娘看着自己儿子的笑脸,眼泪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。桓漱石抬手擦去她的眼泪,安慰她道:

“小娘不哭,小娘是不是也受过这样的苦?以后都不会有了,我会一直保护小娘的,也保护其他人。”

浣娘一把将桓漱石抱进怀里,紧紧抱着,既自豪又难过道:

“我的小漱石,我不要你保护所有人,也不要你一定十全十美地保护我,我只要你好好的,好好的长大,一直开心,我就知足了。”

桓漱石稚嫩的声音里带上心疼,对浣娘道:

“我会好好的,保护自己,也保护大家,小娘,你不要哭了。”

不料浣娘哭得更厉害了,桓漱石主动抱住了自己的小娘,像浣娘安慰自己一样轻轻拍着她的背,一直念着“不哭不哭啦”。

桓漱石像在贫瘠土地上开出的最纯洁的花,在浣娘的用心浇灌下,越发怒放。

目不识丁的浣娘,教出了最勇敢善良的儿子。虫鱼鸟兽,他无一不喜爱,对人对物,他无一不真诚。

而桓漱石的至真至善,也赢得了家里一众兄弟姐妹甚至主母的喜爱,他们对桓漱石毫无保留,除了遵守必要的嫡庶分明长幼有序,给桓漱石的一律是最好的。

桓漱石很聪明,学什么都快,他得的嘉奖是孩子里最多的,可他也是孩子里最朴素的那个。

只因他偷偷将自己的东西拿去换银钱,去救济路边的流氓饿殍,而这也成为他积极上进的主要原因。

浣娘将一切看在眼里,却不阻止,她的孩子有这份善心不是坏事,再说了,有桓家这棵遮风避雨的大树在,她不怕桓漱石会吃什么苦。

这件事自然不能瞒过家主家母,很快桓老爷将桓漱石撵到中堂,不许他再这样私济外人,可桓漱石不语,只是一味地救人,桓老爷奈他不得,也就随他去了。

主母也被桓漱石影响,在歉岁去寺院发放善粥。

桓老爷是位有些古板的儒士,他最是讨厌佛学,因皇帝的喜爱,寺院在宋的土地上遍地开花。

桓老爷破口大骂佛学无稽之谈,说如今处处是妖僧淫寺,桓漱石和主母相视一笑,吐了吐舌头,第二天依旧去发善粥。

桓漱石本以为他们会一直温馨地待在长山乡。

元嘉二十七年二月,魏帝率十万步骑南侵,强攻悬瓠不下,四月退兵。

在魏帝南侵期间,桓老爷再也镇定不了,元嘉七年的惨败在他心里埋下恐惧的种子,如今战火再起,桓老爷顿时生出不祥的预感,早早做好准备,派人先去都城建康打望。

果不其然,七月,文帝再度举兵北伐,兵分四路,可除了西路军收回陕城和潼关中间一带,中路和东路一路溃败,诸将奔退,好不狼狈。

桓老爷知晓东阳已经不再安全了,故而他早在拓跋那攻至东阳之前,拖家带口,一路南逃,最终在大军赶到之前进入了广陵城。

岂料拓跋那直接略过东阳、东安、下邺等城池,直取广陵,驻扎在广陵城下,两军对战,桓老爷哪里还敢再出城?

不过好在宋军顽强抵抗,最终魏帝宣布同时四线撤兵,而桓老爷,也在广陵城定居。

一路上逃亡,亲眼见证战火与流民,给桓漱石幼小的心灵带来极大震撼,他第一次看清长山乡以外的世界,尸横遍野,哀鸿遍野,满目疮痍。

桓漱石突然发现他活得真幸福,他为这些苦难而落泪。

桓家初来广陵,要打点的地方不少,尤其是广陵城里的权贵,想在广陵好过,巴结是少不了的。桓家的银子如流水一般花出去,加上逃亡路上散失了不少,桓家家底一下子空了一大半。

好在花出去的银子有了回应,桓家终于在广陵城立足。

只是桓老爷迫不得已跟着广陵豪强焚香礼佛,对桓漱石的约束也少了许多,才给了他四处行善的机会。

桓漱石在广陵城周四处奔走,自掏腰包帮助那些可怜人,甚至机缘巧合下,桓漱石还跟着一位老郎中学了些皮毛医术。

二十九年,文帝北伐未果,翌年,为太子刘劭所杀。刘劭没高兴多久,就被文帝第三子刘骏镇压杀害,也就是后来的孝武帝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目录
返回顶部